在 Apple Home 的世界裡,台灣的市場可以說是芝麻綠豆大,很少有品牌廠商願意開發台灣專屬規格並且經過原生 MFi 認證。因此,若是想要選擇更換牆壁開關來控制電燈,要嘛在裝潢時調整成特定尺寸規格,要嘛就是選擇與台灣埋入盒相容的美規產品。這次全新版本 Eve Light Switch 最近在台灣上市,是支援 Thread/BLE 的牆壁開關,完全直接相容現有家中規格。手邊剛好有一顆前一代的 Eve Light Switch 服役中,透過我們的開箱,來看看這次有什麼不一樣的改變吧。
內容目錄
包裝 / 外觀
包裝正面風格與以往 Eve 包裝配置相同,開關圖面做立體並且打亮,Eve 字樣有特殊壓印,變得更有立體感,這倒是第一次摸到;包裝背面提到加入 Apple Home 的軟硬體需求,並且標示此款牆壁開關支援 Thread 以及 BLE。
包裝左面呈現一張 Eve App 的實際截圖畫面,說明除了可以看到開關的電源開啟關閉歷程,並且支援內建排程及自動化功能(自動化功能需備有 Apple 家庭中樞 HomePod 或 Apple TV);包裝右面用三張縮圖與簡短文字說明這款 Eve Light Switch 的硬體特色:1. 電容式觸摸開關、2. 支援雙切功能、3. 僅限室內使用。
包裝頂面及底面說明這款開關一樣由德國設計,台灣生產。
特別做反光材質的隱私百分之百保證已經成為每一個 Eve 商品的招牌;內盒也是一貫風格,一張情境照搭配全紙質的包裝材質,簡約俐落並有一定硬度來保護商品本體在運送過程中不受損。
薄薄小小的說明書是一定要翻一翻,內容都是精華,請務必在安裝前翻閱。這一代最大的差異在開關本身做了電燈開孔,舊版的開關雖然會亮燈,但沒有特別做一個燈孔。
另外這次全新 Eve Light Switch 支援雙切,從背後的線材設計可以發現總共有五條線:地線、來回線、中性線、火/負載線。開關本身可拆解成三個零組件:蓋板、面板和開關本體。
功能 / 規格

享受 Eve Light Switch 的連接照明便利,而不需要更換家中的任何一盞燈泡。通過應用程式或 Siri 打開或關閉燈光,輕鬆設置計劃表,使您的燈光可以自動運行,獨立於您的 iPhone 或網路連接,打開和關閉燈光。或者設置迷人的場景,並與其他配件協同工作。通過更換燈光開關組合中的一個開關,可以在具有單迴或雙切開關的房間中使用。
Eve Light Switch 支援藍牙和 Thread,並會自動加入您的 Thread 網路。
- 安裝需求:更換開關處需要有「中性線」並且位於室內
- 電壓:120 VAC
- 額定電流:15 A
- 功耗上限:1800 W
- 尺寸:12 * 7.5 * 5 (cm)
- 無線傳輸:Thread / BLE
- 其他需求:iOS/iPadOS 16.4 (或更新),遠端和自動化功能需要家庭中樞 (HomePod 或 Apple TV)
安裝過程
注意!!!若不熟悉電燈迴路接法,請務必於施作前諮詢專業水電技師!
“開始安裝之前要先確認預安裝的開關處有預留「中性線」,若無中性線將無法使用這款 Eve Light Switch。”
安裝過程如下:拆下原開關,使用驗電筆確認原線路接法,拍照記錄或標示清楚哪條是火線/中性線/負載線(燈線)或雙切來回線;切斷總電源開關(Breaker),以確保施工安全;將原開關電線移除,分別將火線/中性線/負載線(燈線)接上 Eve Light Switch,並且將未用到的線用電火布纏繞以免短路;打開總電源開關後確認能否正常控制負載(燈具),開始設定加入家庭;加入完成確認連網後即可將開關鎖入埋入盒內,特別要留意尖銳的螺絲長度,不要鎖到埋入盒內的電線造成短路導致開關燒毀。
家庭 App 介面
如同所有支援 Apple Home 的產品相同,加入方式可透過掃碼或手動輸入 8 位代碼接入 Apple 家庭。進入 Apple Home 後選項很單純,開啟或關閉電源,可設定種類為風扇、開關或電燈,可以依照自身不同需求做選擇,也可依個人喜好切換不同電燈小圖示。



Eve App 介面
相對於家庭 App 的單純介面,自家 App 的介面資訊就完整許多,除了可以看到電燈開關的狀態時間軸和詳細列表,也可以設定自動時間排程,這個自動排程可不透過家庭中樞設定,本地端就能儲存設定資料,固定時間會自動開啟或關閉。



還記得開關上有一顆小小 LED 指示燈嗎?在 Eve App 內可設定 LED 指示燈狀態及亮度,指示燈可以恆閉、當電源開啟時亮或當電源關閉時亮,亮度設定有三階:暗、一般、亮。
加入配件沒多久後,設備連線方式會由 BLE 轉換成 Thread,這顆開關可做為 Thread 網路訊號的中繼站。
延伸閱讀:什麼是 Thread 中繼站?


新舊版本比較
在原本的開關處就是用一顆前一代的 Eve Light Switch,做為房間的吸頂燈開關,該處本來就預留有中性線的配置,因此可以直接安裝,不需估任何修改,透過接下來的照片我們可以大概比較一下這兩代的差異。下方左側為前一代 Eve Light Switch 照片,右側為這次新版 Eve Light Switch 照片。





整體而言,新款 Eve Light Switch 的內在幾乎是全新設計,除了尺寸不同,接線方式也不太一樣,前一代只有三條線(火線、中性線和負載線),新版本因增加支援雙切功能,故多了一條來回線。
哪裡買
Eve Home Asia 慶祝全新 Eve Light Switch 在台上市,即日起至 2023/09/19 在官方購物商城輸入本站讀者專屬優惠代碼「UR78」,全站商品任選 78 折優惠。
總結
這次安裝的開關位置一直以來都是使用前一代的 Eve Light Switch 來控制房間吸頂燈,藍芽的穩定連線與不佔頻寬,讓人安心的使用。新版的 Thread 是期待很久的版本,開關切換速度更快,又能做為 Thread 網路的中繼站,延伸整個空間的 Thread 網路,非常適合需要佈局 Thread 配件的空間。
整體而言安裝起來十分好上手,需要注意的是新款埋入部份整個體積加大,在埋入盒的尺寸預留,和線路整理時要特別留意,不然有可能因為空間不足導致整個開關沒辦法塞入埋入盒的囧境,好在當時建商開關預留深度有夠,這顆新款 Eve Light Switch 才能順利塞入。下方特別將現場埋入盒深度拍照記錄,供需要的朋友參考,雖然安裝完蓋板有一些與牆壁沒有完全密合(已經盡量塞好),但裝上蓋板後的完整度還算是可以接受。


給未來打算安裝開關面版做為電燈控制的朋友一些建議:裝潢時務必請水電補拉中性線,一般建商不會在開關到燈具端加拉中性線,需要事後補(若能在早期客變時加入也行),市面上雖有無中性線的開關選項(俗稱單火開關),但就我們的經驗來說,有中性線的開關穩定度往往較優於無中性線的開關,預留好中性線,若要選擇零火開關也不是問題,至少有更多選擇;另外埋入盒能深就深,6 公分的深度不太夠,再多個 2~3 公分深是比較好的選項。
另外這顆新版開關帶有雙切功能,根據官方表示,在雙切迴路中,更換一顆 Eve Light Switch 即可達成雙切功能,也就是說可以一顆用傳統開關,一顆用 Eve Light Switch 也能正常控制。比較可惜這次沒有測試到這個功能,未來有機會找到合適的位置可以實測看看是否如官方所說可以不用兩顆都換成 Eve Light Switch 也能達到智慧控制功能,測試完成後再更新上來。
最後再提醒一下欲自行更換智慧開關的朋友,安全第一,施工時請務必注意安全,該斷電時請斷電施工。若沒有相關水電經驗,或是不熟悉電源迴路等相關知識,請尋求專業人員到府安裝,切勿冒然自行更換,危害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延伸閱讀:Eve Flare 幻彩燈球 Thread 版開箱評測 | 室內、戶外打造專屬氛圍的情境照明
延伸閱讀:支援 Matter 的功耗監測智慧插座 | 美版 Eve Energy 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