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插座對剛加入智慧家庭的玩家來說,是非常好入門的產品,價格不高又能立馬體驗功能是否符合預期;比較常見的智慧插座主要都是在原有的插座上再加一個智慧插座(如下圖所示),今天要來開箱的是來自美國的品牌: ConnectSense 入牆式智慧插座,完美取代了現有插座又加入了智慧功能,真的有這麼美好的產品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內容目錄
包裝外盒
點圖可放大
收到這個產品時,外盒是完全沒有包膜或貼紙固定(不過沒有缺少任何零件),可以輕鬆將盒子打開,不確定是否因為代運公司有整理過包裏的緣故;外盒正面除了產品本體照片外且可從文字描述看出這是一款牆內式的智慧插座且支援三大智慧家庭平台,這款是15安培的(另有販售20安培的),除了可以智慧控制開或關,還支援監測功率消耗(需使用ConnectSense App);外盒背面有一個示意圖,告訴客戶我們是很簡單就能安裝完成,並且安裝完成後會像示意圖一樣,接上負載插頭後直接使用;外盒的底部除了有一些免責聲明,並列出這款牆內式智慧插座有經過哪些安規認證,這類插座的安規認證蠻重要的,建議朋友們在選購時可以特別留意。
開箱

打開外盒後發現這產品的包裝雖然沒有做封口,但紙盒使用的是厚度很厚的紙板,很紮實,有木盒的感覺,應該是因為商品本體重量較重的關係,需要用更有支撐性的紙材。盒內就兩樣東西,除了商品本體利用塑膠盒固定住,和一本在放在插座上的安裝說明手冊,從這本手冊也可看出這款入牆式開關有兩種規格,如上圖所示,左側是我們買的15A版本,右側就是20A的版本。
外觀
插座正面有看到兩個電源符號,在未使用手機操控時,使用者仍可透過輕觸兩下電源符號來控制該插座的開關,另外,兩個插孔是獨立運作的,可單獨控制;在插座中央貼有一個類似 WiFi 符號的貼紙,表明這款智慧插座支援 NFC 感應配對,使用蘋果內建家庭 App 配對非常快速,新增配件時將手機輕觸貼紙處即可完成新增配件,不需拍照掃描 QR code。
功能說明圖 / 規格
- 相容於 iOS 13 或更新
- 相容於 Android 5.0 或更新
- 可控制的電源插座數量:2
- 功率:15A or 20A / 125 VAC / 1800W or 2400W
- WiFI 認證:802.11 b/g/n
- 功耗監測功能
- 電容式觸控開關
- NFC 配對功能
- UL 498B 認證
- 最高承受 6000V / 10KAmp 突波保護
安裝過程
!!注意!! 安全第一!!拆裝過程需將插座完整斷電後(切斷總開關)才能開始動工,若無相關安裝經驗請尋求水電專業技師安裝。
第一步要先把現有的插座移除,斷電前先用驗電筆區分出火線與水線,最好拍照做紀錄,或用膠帶標記。


舊的插座移除後,便可開始安裝 ConnectSense IN-WALL OUTLET,安裝過程相當簡單,只需將火線、中性線以及地線接上後鎖回插座盒,即完成硬體安裝步驟;隨盒附上的說明書亦有簡單明瞭的圖解說明。
註:有些舊式住宅配線並無地線,空接即可,這邊不會影響這款插座的功能。


安裝完成後即可將 ConnectSense IN-WALL OUTLET 塞回插座盒,這時候發現第一個囧點,插座盒的深度不夠,不能伏貼在牆上,還好能先暫時鎖上,打開電源總開關先來設定吧。

加入配件至家庭 App
ConnectSense IN-WALL OUTLET 支援 NFC 感應新增配件,要將配件加入家庭 App 非常簡單快速,在家庭 App 右上角點 "+",選 "加入配件"後會出現下圖畫面,此時將手機輕觸 ConnectSense IN-WALL OUTLET 兩個插座中間的 Wifi 符號,即可完成新增配件。

在家庭 App 新增配件後可選擇群組單一方塊控制,或改變成個別方塊控制。單一方塊操作比較像先進入插座畫面再分別控制開關,個別方塊可以直接控制各別插孔開啟或關閉,端看個人習慣喜歡選擇對應控制方式即可。


ConnectSense App 功能
要控制 ConnectSense IN-WALL OUTLET 基本上可以不需要用到第三方 App,只需將配件加入蘋果家庭 App 即可完成控制及自動化操作;但 ConnectSense 提供的 App 可以監測插座使用功率、計算插座耗電量,或利用插座的功率數據來完成自動化的觸發(需要第三方 App 來完成);下載 ConnectSense App 需要有一組美國地區的 Apple ID 帳號,乍聽起來很麻煩,但申請起來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監測即時用電量
如下左圖紅框內所示,使用廠商 App 可顯示目前該插座的功率及使用狀態(開啟或關閉累計時間);另外如下右圖所示,App 提供調整 LED 指示燈的亮度,和關閉實體按鍵以防止他人或小朋友誤觸的功能。


記錄用電量 / 預估電費
ConnectSense App 除了可以看到當下的用電量,也可以記錄每日、每週、每月及每年的用電量,並且透過自行設定的費率預估出需要多少電費。




利用功率數據觸發自動化
目前市面上能利用插座消耗功率做為自動化觸發條件的產品並不多,剛好藉由 ConnectSense IN-WALL OUTLET 開箱的機會使用 ConnectSense App 來一步步介紹該如何設定這樣的自動化;其實很簡單,除了 ConnectSense App 可以做到這樣的自動化設定,其他像 Eve App 等第三方 App 也行,設定邏輯上是相同的,都會先需要一個觸發條件(當這個插座的用電功率達12W時),可以加上時間或是其他的條件(在白天的時候),當達成這些條件時會觸發一個情境(某個燈亮了)。下面以 ConnectSense App 的內建功能做示範,教您如何利用功率數據觸發自動化。










跟著這12個步驟做,即可開啟「當延長線消耗功率超過12W時啟動功耗測試的情境」,這個範例提供設定步驟參考,實際瓦數設定、情境內容及規則命名可依需求喜好自行調整。
哪裡買
這款智慧插座 D編在美國亞馬遜購入的,目前此款商品有直運台灣的服務,當然 ConnectSense 官方網站也有購物中心,並且提供多件組合的折扣,不過運送地點僅限北美地區,若在官網購入可能需要代運的協助。
延伸閱讀:海外購物相關文章
需解決的問題
安裝完成後外露一截

安裝後發現的第一個囧點:現有插座盒深度不夠,整個插座模組用力塞進去後還是像上圖一樣露出一截,和心目中想像的完美入牆式插座還差了一點。後來將插座拆下來量測的各種數據照片提供在下方,做為前車之鑑,讓有興趣購買的朋友下單前先量好目前的插座盒的尺寸,再決定是否要添購它。
點圖可放大
量完插座盒和智慧插座的尺寸數據後發現理當要能塞進現有插座盒,不過當年老公寓在建造時沒這麼厚大的插座需求,施工時只要能裝入當時的插座即可,就算插座盒內有一些水泥殘留也不會特別清除乾淨,這些水泥殘留導致插座盒空間變小,因此無法完整的將智慧插座塞入。
需自備合適的外飾板
另外一個囧點就是廠商在產品內並未附上插座外飾板(雖然在購買前就知道了,但還是想提一下,畢竟一個飾板也沒多少錢),必需額外購買插座飾板(官方支援推薦款);又因這款為美規插座,無法直接沿用現有的台規外飾板,當時沒有連同美規外飾蓋板一起購買,要另外找找台灣有沒有合適的可直接使用。
總評
當初抱持著好奇帶一點實驗心態購買這個價格不是很親民的入牆式開關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它能監測用電量,二是一直覺得在現有插座上再加一組智慧插座很不美觀,才果斷下單。先不管上述提到需要解決的問題,單就這個產品的功能性、穩定度以及安裝難易度來說,我們給予很高的評價。若對這個產品有興趣的朋友,下單前務必先確認家中插座盒能塞的下這組厚厚的智慧插座。
目前這組智慧插座在 D編家實際使用約兩個月,兩個插座孔一個應用在監控延長線消耗電量,一個用在攝影機開關自動化,兩個開關各司其職,穩定度表現非常好,沒有出現過配件沒回應的狀態,利用 Wifi 連接讓切換開關的反應速度很快,整體而言很滿意這個產品帶來的便利性。至於它現在醜醜的樣貌就先這樣,預計搬家後給它一個家,讓它好好的住在裡面。
以上就是這次 ConnectSense 入牆式智慧插座 開箱評測的所有內容,我們介紹了此款入牆式智慧插座的詳細規格、功能、安裝過程、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以及利用插座耗電量來觸發自動化的設定教學,希望這樣的內容對正在找智慧插座的您有所幫助。若對此產品有任何其他問題,或想看其他產品的開箱評測,都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唷!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忙分享,並請訂閱我們的網站、追蹤臉書/IG,有任何更新都會利用這些平台發佈,謝謝啊!
“ConnectSense 入牆式智慧插座開箱評測” 有 2 則留言
目前正在找入牆式的homekit插座 奈何connectsense 要價近2500台幣 實在下不去手
又找到一個sonoff的可是又長的比較醜
不曉得還有沒有其他的推薦? 我在網上幾乎找不到這樣的產品
Hi Ethan,
目前所知有通過HomeKit認證的除了ConnectSense的,再來就是iDevice的,價格也相差不遠,畢竟認證也是一個成本(安全上應該會更有保障吧?)
您提到的sonoff的我們沒有用過,有朋友用過其他白牌,自行燒錄後透過HA加進HomeKit的,不過需要一些設定過程,這些設定時間(學習曲線)也是一種時間成本。
比較省事(省錢)的做法可能是直接找外插式的,有HomeKit認證的選擇比較多且價格也不高了。